一、公共与行业知识(20%)
类别 | 序号 | 主要知识结构 |
一般能力 |
1 | 言语理解: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与交流沟通的能力 |
2 | 信息洞察:快速理解或理清局部问题影响因素的能力 | |
3 |
思维策略:分析问题时思路的清晰程度、严密程度, 以及 解决问题时是否具有创新性、灵活性, 能够举一反三、多 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| |
4 |
资料分析:主要包括文字类资料、表格类资料、图形类资 料和综合类资料四种基本形式,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、 理解、分析、比较、计算和判断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| |
企业文化、电力 与能源战略 |
5 |
参见《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、电力与能源战略》题库 |
形势与政策 | 6 |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,2024 年 1 月至今国际、国内重大时事 |
二、专业知识(80%)
专业方向 | 序号 | 主要知识点 |
计算机基础 |
1 | 计算机硬件基础(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功能、数据在计 算机内的表示与处理) |
2 | 计算机软件基础(计算机软件的分类、操作系统基本概 念和功能、高级程序的开发与执行、应用软件开发过程) | |
3 | 网络技术基础(计算机网络定义、分类、组成及应用) | |
4 | 信息安全技术(计算机网络安全、信息安全相关法规、 计算机防范) | |
5 | 信息科学前沿(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) | |
管理学原理 |
6 | 管理的价值 |
7 | 管理的本质、内涵 | |
8 | 管理的基本原理 | |
9 | 管理的职能 | |
10 | 管理者的角色、技能 | |
11 | 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:全球化、信息化、市场化 | |
12 | 管理多样性 | |
13 | 西方管理理论各学派 | |
14 |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| |
15 | 管理伦理与管理者道德行为 | |
16 | 企业社会责任、绿色管理与可持续性 | |
17 | 管理环境分析 | |
18 | 预测的概念、方法 | |
19 | 决策的概念、类型、原则、过程、方法 | |
20 | 计划的概念、目的、类型、流程、方法 | |
21 | 战略管理 | |
22 | 目标管理 | |
23 |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 | |
24 | 组织权力与组织整合 | |
25 | 组织文化与文化建设 |
管理学原理 |
26 |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|
27 | 识别甄选合格的员工 | |
28 | 员工培训与绩效考评 | |
29 |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 | |
30 | 群体的心理效应及动力特征 | |
31 |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、人际沟通 | |
32 | 团队建设 | |
33 | 工作压力与压力、情绪管理 | |
34 | 领导、领导者和领导力 | |
35 | 领导理论 | |
36 | 领导方法 | |
37 | 人性假设理论 | |
38 | 激励的概念、性质、机理 | |
39 | 激励理论 | |
40 | 激励方法 | |
41 | 管理沟通的概念、性质、过程、技能、方法 | |
42 | 冲突管理 | |
43 | 控制的概念、类型、过程、方法、原则 | |
44 | 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 | |
45 | 管理创新 | |
46 | 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 | |
统计学 |
47 | 统计数据的来源 |
48 | 统计数据的描述 | |
49 | 统计表和统计图 | |
50 | 概率、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 | |
51 | 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与样本容量的确定 | |
52 | 假设检验: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;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| |
53 | 方差分析: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| |
54 | 相关分析 |
55 | 回归分析: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| |
56 | 时间序列描述性分析:水平与速度分析 | |
57 | 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及其组合模型 | |
58 | 时间序列趋势变动分析;季节变动分析;循环变动分析 | |
59 | 统计指数的编制与应用 | |
60 | 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 | |
61 | 碳排放核算方法 | |
经济学基础 |
62 | 需求、供给与均衡价格 |
63 | 消费者选择 | |
64 | 生产理论 | |
65 | 成本理论 | |
66 | 完全竞争市场 | |
67 | 不完全竞争市场 | |
68 |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| |
69 | 一般均衡和效率 | |
70 | 博弈论初步 | |
71 |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| |
72 |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| |
73 |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:产品市场的均衡 | |
74 |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: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| |
75 |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:总需求-总供给分析 | |
76 | 失业、通胀和经济周期 | |
77 | 宏观经济政策 | |
78 |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| |
79 |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| |
80 | 人口、资源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| |
81 | 能源供给与需求 | |
82 | 能源效率与循环经济 |
文章评论